当前位置:首页>资料中心>技术文章>小鼠抗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的制备与免疫特性研究

小鼠抗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的制备与免疫特性研究

发布时间:2025-07-16 点击数:125

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,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。O型口蹄疫病毒作为主要流行血清型,其防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。本研究旨在制备小鼠抗O型口蹄疫病毒多克隆抗体,并系统分析其免疫学特性,为诊断试剂开发及疫苗评价提供实验依据。

在抗原制备环节,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O型口蹄疫病毒颗粒,经SDS-PAGE电泳验证纯度达95%以上。免疫原选用灭活病毒与弗氏佐剂乳化,通过背部皮下多点注射方式免疫BALB/c小鼠。免疫程序采用0-14-28天强化方案,末次免疫7天后采集血清。间接ELISA检测显示免疫组效价达1:51200,显著高于对照组。

抗体纯化采用辛酸-硫酸铵沉淀法结合Protein G亲和层析,SDS-PAGE显示重链与轻条带清晰,纯度符合实验要求。Western blot分析证实纯化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病毒结构蛋白VP1。在免疫特性研究中,抗体中和试验显示50%抑制浓度(IC50)为1:320,表明具有良好中和活性。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验证抗体与病毒感染的BHK-21细胞呈现特异性结合。

抗体亚型鉴定通过ELISA分型试剂盒完成,结果显示以IgG1为主(占比68%),伴有少量IgG2a(22%)和IgG2b(10%)。热稳定性实验表明抗体在56℃处理30分钟后仍保持85%以上活性,但80℃处理会导致显著失活。长期保存实验证实抗体在-80℃储存6个月后效价无显著下降,适合长期保存应用。

本研究表明,通过优化免疫程序获得的鼠抗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具有高效价和良好特异性。其中和活性与热稳定性数据为诊断试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参数。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该抗体在胶体金试纸条和ELISA检测中的应用潜力。该制备方案也为其他血清型口蹄疫病毒抗体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参考。

研究结果证实,基于灭活病毒免疫的小鼠模型能有效产生高亲和力抗体,其中和特性提示其在被动免疫治疗中可能具有应用价值。不同亚型抗体的比例分布为理解体液免疫应答特征提供了新数据。未来研究可聚焦于抗体表位定位及人源化改造,以拓展其临床应用前景。



【内容取材网络,仅供参考】
在线客服
  • 销售热线:
  • 15898894496(同微信)
  • 我要留言
  • 周一至周五每天9:00-17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