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资料中心>技术文章>荧光标记小鼠抗大熊猫IgG抗体的特性与应用研究

荧光标记小鼠抗大熊猫IgG抗体的特性与应用研究

发布时间:2025-07-16 点击数:173

荧光标记小鼠抗大熊猫IgG抗体的特性与应用研究

引言 大熊猫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,其免疫学研究对疾病防控和种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。IgG抗体是体液免疫的核心成分,针对大熊猫IgG的特异性抗体工具开发成为研究关键。本研究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小鼠抗大熊猫IgG单克隆抗体,并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(FITC)标记,系统评估其亲和力、特异性及稳定性,为后续免疫检测技术的建立提供可靠试剂。

抗体制备与纯化 采用大熊猫血清IgG免疫BALB/c小鼠,通过细胞融合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。蛋白A亲和层析纯化腹水中的单克隆抗体,SDS-PAGE电泳显示重链(55 kDa)与轻链(25 kDa)条带单一,纯度达95%以上。间接ELISA证实抗体效价超过1:10^5,与犬、猫等近缘物种IgG交叉反应率低于0.1%,表明其高度特异性。

荧光标记工艺优化 FITC标记采用pH 9.0碳酸盐缓冲体系,控制FITC/IgG摩尔比为10:1,4℃避光反应8小时。Sephadex G-25层析去除游离荧光素,标记效率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为3.2个荧光素分子/抗体。标记后抗体在4℃保存30天后荧光强度保持率仍达92%,冻融实验显示5次循环后活性无显著下降(p>0.05)。

免疫检测应用验证 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(IFA)中,该抗体可清晰识别大熊猫外周血B细胞膜表面IgG,最低检测限为1:1000稀释血清。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其与CD19+ B细胞结合率达98.7%,显著优于商业多克隆抗体(89.2%)。此外,成功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,线性范围覆盖0.1-10 μg/mL,为野外大熊猫血清样本的抗体水平监测提供标准化方案。

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高特异性FITC标记小鼠抗大熊猫IgG抗体,其优异的亲和力与稳定性满足多种免疫检测需求。该试剂的开发不仅填补了大熊猫特异性免疫检测工具的空白,更为濒危物种的免疫机制研究、疫苗效力评价及疾病血清学诊断奠定了技术基础。未来可进一步拓展至化学发光标记等领域,提升检测灵敏度与应用广度。



【内容取材网络,仅供参考】
在线客服
  • 销售热线:
  • 15898894496(同微信)
  • 我要留言
  • 周一至周五每天9:00-17:00